
各行业领域利用AI提升效率与收益的方法 导师:覃小龙
时长: 120
讲师: 覃小龙
脉脉美团同事圈上,一位美团员工分享自己首次下单了京东外卖。只不过这次感受不太好,外包装有点脏。
京东和美团如今兵戈相见,打成这样真是没想到。看看曾经的经典乌镇饭局照片,两个人还是坐在一起的,中间隔着个马化腾有说有笑,人称“东兴局”。当时最大的对手还是阿里。
关于京东和美团这次大战,大喇叭问了双方公司员工对此看法。得出结论:
1、京东看似在外卖高调进攻,实际是为了拖慢美团闪购业务步伐,真正想拿下的是同城零售赛道。
2、美团高频打低频、低价打高价,京东很难赢下外卖,但在公关战上目前处于劣势。群众舆论几乎一边倒支持京东,颇有点“天下苦美团久矣”,京东号召大家揭竿而起反抗。最终带来的转化效果如何,有待观察。
双方各自的优势。
美团的即时履约能力形成了较深的护城河,面对阿里、百度、字节这些曾经强大的对手,愣是没被打垮。美团现在这套系统,把覆盖网格、履约系统和骑手管理相结合,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“铁三角”。
那京东的优势又在哪里呢?主要还是靠自建物流和自营体系,这两方面同样在履约能力方面特别有底气。特别是自营体系有着很强的竞争力。不过,这些优势在外卖这种要求又快又便宜的业务上,恐怕没有那么好使了。
很多人觉得外卖能给京东商城带来流量。可现在这种“11-10”、“每天发券”的玩法,其实是一种很烧钱的流量获客方式。但补贴不在,平台消费者还剩多少活跃呢?
综合实力对比,美团比京东更强大。市值方面美团是京东两倍,APP日活1.8亿>京东1.2亿,同时美团业务黏性大于京东,不可替代性也高于京东。
两位老板,都是狠人,各自带领企业经历过激烈的商战中存活下来,最终脱颖而出。
京东刘强东:2004年转型线上电商,依靠正品低价口碑迅速积累用户。2010年,京东和当当网发起价格战,最终成功打入图书市场。2012年,刘强东又向苏宁、国美在3C领域发起价格战,成功出圈。2013年起,京东与阿里在电商领域展开长期竞争,甚至因“二选一”问题对簿公堂,最终京东胜诉。
美团王兴:本身就是狂热的无限战争爱好者。他很喜欢一本书叫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》,书中内容概括就是人类的所有活动可以拆解成一次又一次游戏。这类游戏分为两种——有限与无限的游戏。前者以取胜为目的,打倒对手就算赢;后者以延续游戏为目的,也就是参与游戏的每一个玩家都要不断地把游戏进行下去。美团在百团大战中胜出,且成为外卖一哥后,开始在各个领域出击,锻炼打无限战争的能力。收购大众点评、共享单车之战收购摩拜、在酒旅/社区买菜/甚至打车等业务四处出击。
饿了么。
很多人好奇,外卖领域的另一位重量级玩家,饿了么怎么没声音?甚至有人断言,老大和老二大战,小心老三没啦。老大是美团没错,老二确定是京东么,数据在哪里。这几天,饿了么搞了个“吃虾”活动,吃就吃呗,海报上写着“不打口水仗,只送口味虾”,活动名字还叫“搞虾”,反过来念就是“虾搞”,这难道是在说红黄大战是“瞎搞”的意思吗?
人们常说:高端的商战往往朴实无华。京东和美团的口舌之争,直戳各自的要害,就差点着对方鼻子“开骂”啦。
最后,对此此次外卖大战,你看好谁?
*本文作者:大喇叭。编辑:思齐。文章内容或图片如果存有侵权,请留言联系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