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这大环境,老板要求我加大免费的投入,缩减广告费的预算了

01 加大免费流量投入

群友说:

老板这两天开始要求我们加大免费的,缩减付费广告的投入…

之前也提过几次,但这次看起来决心很大。

作为跟着老板多年的投手,我抓到了老板这次的决心重点:

老板说的「加大免费的投入」的重点是免费的

川川已经向我们征收了104%的关税了,这个世界格局也将重塑。

听说这两天很多老板都跌没了。

因为是免费的,所以可以加大。

嗯,这就是老板的决心。

惨的是我们这些投手。

本来就是做付费的投放,现在要我们去做免费的流量。

关键还得是「免费地加大投入」。

没钱,那就只能是加大我们时间精力投入了。

又是被老板榨干的一天。

作为一名兼具自我反省和深刻洞察的投手,

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:

免费的流量真的是免费的吗?

02 免费流量的「白嫖陷阱」

我们现在一般会把从媒体公域上获取到的流量称为:免费流量。

如果是花钱去投放获到的线索称为:付费流量。

可免费流量就真的是免费的吗?

在老板眼中,相比投流不用掏钱出去,就是免费的。

老板们对免费流量的痴迷,就像中年男人突然迷上钓鱼。

想吃鱼了,就想着可以自己去钓鱼,看似零成本,实则处处烧钱。

有位美妆品牌的老板前两年砍掉了80%广告费,带着大伙去抖音搞免费流量,结果养了20人团队折腾半年,最后的ROI还没之前投千川时高。

表面上看省了500万广告费,实际人力成本烧了800万,ROI怎么算都是血亏。

关键是还输了时间这个机会成本。

免费流量并不免费,需要研究平台的算法、筛选爆款选题、大量拍摄、剪辑、大量起号测试,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。

关键是你总结了一套爆款方法,发现并不是每条都能爆,免费流量的玄学永远存在。

免费流量的幸存者偏差,让太多老板误以为成功可以无限复制,却忽视了每个爆款背后都有一群专业的人员在不断地和平台博弈。

免费流量并不免费。

想要从平台拿免费的流量,我们得向平台上交有价值的内容。

不是说不可以做免费流量,老板们要综合评估一下这个免费流量的机会成本,关键的是时间成本。

别等我们流量来了,我们产品的机会也过了。

作为投手个人来说,即使老板没有要求,咱们也要主动去研究免费流量的玩法;

万一哪天老板砍了广告预算,我们还能有价值。

03 付费广告的「真香定律」

现在各媒体平台的用户都已进入了存量时代。

付费广告的成本必然越来越高。

可是,付费的流量就真的没有价值了吗?

其实不是,

如果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路径,付费投流就是我们从1-100放大的最佳路径。

付费流量看似成本越来越高,但至少还是精准的。

某品牌去年把信息流预算砍了一半,去搞免费流量,结果免费带来的用户LTV(生命周期价值)比广告用户的低40%。

表面上看似省了钱,实则是牺牲了高质量客户,这账怎么算也还是亏的。

当投流成本越高,好的优化师的价值就会越被低估。

好的优化师就像顶级赛车手,同样的油量能比别人多跑三圈,这种专业壁垒不是随便能替代的?

流量市场同样存在着「不可能三角」:

你既要免费,又要精准,还要量大

这个也太难了。

付费流量的核心价值在于确定性,即使贵了一点,但精准度和确认性还是有的。

04 流量特种兵

老板想要的是:

低成本获取更多的流量。

对于广告优化师来说,我们都要成长为「流量特种兵」。

不管「免费的」和「付费的」流量玩法都要会,两手都要硬才行。

作为广告优化师,我们其实一直在营销的第一线,研究的是人性和消费心理,

如果要转型做免费流量的内容,完全可以迁移过来。

如果你是老板,

之前一直是在吃真香的「付费流量」,现在想要拿「免费流量」,可以拿出30%左右的预算来投入做内容。

用优质内容换来的流量,平摊投流的成本。

这就像用付费流量挖水渠引流,用免费流量建水库蓄水,才能收益最大化。

未来流量的玩法一定是「免费+付费」双驱动。

一定要学会用内容获取用户,建立自己的私域池,才能提升公司的反脆弱能力。

未来能活下来的不是最会省钱的人,也不是最会花钱的人,

而是那些能用付费流量撬动免费流量,用用户资产对抗平台算法的「特种兵」。

流量的本质从来不是免费或付费,而是人性与价值的精准交换。

Copyright©2015-2022 艾奇在线(厦门)营销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

闽ICP备1501638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