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5种标准化SEM账户搭建方法解读 授课老师:岳鹏飞
时长: 90分钟
讲师: 岳鹏飞
引言:
本内容来源:《新营销5.0:营销平台时代》,完整报告文档点击下图即可下载:
营销已发展了这么多年,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,不断进化,
如今,在各个内容算法平台和AI等技术的加持下,
未来的新营销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?
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内容银行重点实验室发布的《新营销5.0:营销平台时代》研究报告,
指出了新营销5.0的发展方向。
新营销5.0核心框架:从流量竞争到平台生态重构
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内容银行重点实验室发布的《新营销5.0:营销平台时代》研究报告指出,
随着消费者行为碎片化、技术工具智能化、媒介形态多元化,营销行业正从“渠道为王”的单一竞争转向“平台生态”的系统博弈。
报告以“营销平台”为核心枢纽,解构了品牌、媒体、代理商、技术服务商等角色的转型路径,揭示了“产品+工具+服务”三位一体的新营销基础设施。
重点概览:
01.
新营销环境:五大角色的颠覆性变革
1. 消费者:折叠摇摆的“多面人格”与体验至上主义
消费行为复杂化:
消费者在“消费升级”与“理性谨慎”间反复摇摆,既愿为汉服、露营等兴趣消费买单,也热衷“薅羊毛”“找平替”。
数据显示,消费者人均使用4.5个平台搜集商品信息,较2022年增长42%。
体验需求极致化:
从优衣库DIY定制T恤、乐高积木自定义组装等物理体验,到欧莱雅VR艺术展、耐克数字化试穿等虚拟交互,消费者期待“视觉冲击+情感共鸣”的沉浸式体验。
现象级场景如淄博烧烤直播、MBTI穿搭话题等,成为品牌链接消费者的关键触点。
2. 品牌:数字化进阶与“人货场”的深度重构
营销数字化三阶段:
从1.0阶段的“广告投放自动化”(如DSP平台),到2.0阶段的“数据资产沉淀”(如CDP/DMP),再到3.0阶段的“传播销售一体化”(如全域人群运营),品牌需以数据重塑业务流程。
98%的广告主认同数字化转型重要性,69%计划增加数字营销投入。
数据触点建设:
通过产品包装二维码(如飞鹤奶粉“一物一码”)、智能货柜(如元气森林收集用户属性数据)等工具,实现“货”与“渠道”的数据化采集,反哺营销策略。
同时,虚拟数字人(如蒙牛“奶思”)、组织架构调整(如设立CGO职位)成为品牌提效的关键手段。
3. 媒介:混媒时代的“超级连接器”转型
混媒生态特征:
媒介融合短视频、直播、搜索、电商等多形态资源,形成“内容+广告+服务”的复合模式。
例如,抖音整合信息流广告、直播带货、本地生活服务,构建“全域经营”生态。
链路营销与技术赋能:
媒介推出差异化营销模型(如阿里AIPL、抖音O-5A),覆盖“认知-兴趣-转化-忠诚”全链路。
同时,媒介转型为营销技术服务商,开发数据工具(如巨量云图)、投放工具(如腾讯广告投放管理平台),提升资源售卖效率。
4. 代理商:从“资源中介”到“技术合伙人”
能力升级路径:
内部自研创意优化工具(如华扬联众“HiGC智能营销平台”)、KOL评估系统(如群邑“INCA选人工具”),外部与媒体合作开发数据模型(如阳狮与天猫DIGITAL实验室)。
垂类深耕与全球化:
聚焦直播运营(如美ONE“ONE家”平台)、跨境营销(如蓝色光标“鲁班出海平台”)等细分领域,同时助力品牌“下沉”(如电通聚焦四线城市)与“出海”(如IPG盟博MIE引擎)。
5. Martech服务商:技术驱动的“营销基建者”
市场爆发与分化:
全球Martech服务商数量从2011年的150家激增至2024年的14,106家,形成广告促销、内容运营、数据管理等六大差异化赛道。
其中,数据管理类服务商增长率达19%,AI技术应用(如Adobe Firefly生成创意素材)成为破局关键。
核心挑战:
需平衡定制化服务与标准化工具的矛盾,例如Oracle通过API集成生成式AI服务,降低企业使用门槛。
02.
营销平台:技术与市场交融的“超级枢纽”
1. 平台内涵: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生态
三层进化逻辑:
物理交易场所(如传统展会);
技术中介(如电商平台);
整合技术(数据、AI)、资源(媒体、内容)、角色(品牌、消费者)的数字化基础设施,例如Google Marketing Platform集成搜索、视频广告与数据分析工具。
营销平台3.0: 数字平台2.0: 平台1.0:
2. 核心要素:产品、工具、服务的协同体系
营销产品:资源商品化的三层矩阵
开屏广告、信息流原生广告等,侧重“曝光与认知”(如B站“联动霸屏”广告);
搜索热榜、互动游戏等,强化“参与感”(如小红书“火焰话题”);
直播带货、线索广告等,直接驱动交易(如抖音“本地推”服务线下门店)。
销售转化类: 用户互动类: 品牌推广类: 营销工具:全流程效率提升引擎
人群圈选(如阿里达摩盘)、行业洞察(如巨量算数);
AI生成素材(如腾讯“创意中心”)、热点预测(如小红书“灵犀”);
自动化出价(如Google Ads智能竞价)、效果归因(如亚马逊Attribution)。
投放工具: 创意工具: 数据工具: 营销服务:从“工具使用”到“生态赋能”
巨量学、阿里妈妈万堂书院等平台提供操作课程;
腾讯广告“成功案例库”、小红书“种草有数”输出行业趋势;
抖音“群峰服务市场”、Meta“合作伙伴计划”对接技术服务商。
商务支持: 案例洞察: 知识培训:
3. 生态角色:多元博弈与协同进化
核心角色:
品牌与消费者构成需求-供给核心链,品牌需通过平台捕捉消费者折叠需求,消费者通过平台获取个性化体验。
求变角色:
媒介与代理商在技术倒逼下转型,媒介从“内容生产者”变为“技术服务商”,代理商从“资源采购者”变为“解决方案提供者”。
新势力角色:
KOL/KOC、Martech服务商成为生态“毛细血管”,例如B站“花火平台”连接品牌与UP主,实现内容商业化。
03.
国内外典型平台案例:从工具整合到生态构建
1. 国内平台:全域经营与本土创新
抖音(巨量引擎):
以“内容+货架+本地生活”全域流量为基础,推出巨量云图(品牌资产沉淀)、巨量千川(电商智能投放),实现“种草-拔草”闭环。
例如,淄博烧烤通过直播间“现象级场景”激活地域消费热潮。
阿里妈妈:
整合淘宝、天猫、优酷等多端资源,以“万相台无界版”打通搜索与信息流广告,通过“品牌数据引擎”提供人群健康度诊断。
依托“蒲公英平台”连接200万+创作者,通过“灵犀”趋势洞察工具指导品牌内容策略,“聚光平台”实现广告与原生内容融合投放。
2. 国际平台:技术驱动与标准化输出
Google Marketing Platform(GMP):
以Search Ads 360和Display&Video 360为核心,整合搜索、视频广告与数据分析,支持“创意制作-投放-归因”全流程自动化。
Meta(Advantage+系列工具):
利用机器学习优化广告创建、版位分配与出价策略,例如“Advantage Shopping Campaign”自动优化电商广告链路。
亚马逊广告:
基于电商交易数据推出“品牌分析”工具,提供关键词搜索量、购物车关联等洞察,同时通过Amazon Live直播促进产品展示。
04.
未来趋势:AI重构与生态进化
1. AI技术深度渗透:
从创意生成(如Adobe Firefly)、数据洞察(如Salesforce Einstein)到流程自动化(如Meta Advantage),AI将重塑营销全链条效率。
2. 平台生态开放化:
媒介与技术服务商加速合作(如腾讯广告与群邑共建DMP),打破“数据孤岛”,实现跨平台资源协同。
3. 体验经济升级:
结合AR/VR、元宇宙等技术,打造“沉浸式营销场景”,例如耐克虚拟试穿、泡泡玛特主题乐园等虚实融合体验。
4. 中小品牌普惠化:
平台推出轻量化工具(如小红书“薯条”自助投流、阿里“万堂书院”培训),降低中小商家数字化门槛。
05.
总结:平台时代的营销生存法则
《新营销5.0》也揭示了一个核心规律:
营销的竞争本质是平台生态效率的竞争。
品牌需以平台为“数字底座”,通过数据工具洞察需求、营销产品触达用户、服务体系优化体验;
媒体与代理商需从“资源垄断者”转型为“技术赋能者”,在开放合作中构建生态壁垒;
消费者则在平台中从“被动接受者”变为“体验共创者”,推动营销向更个性化、智能化、场景化演进。
未来,唯有深度融入平台生态,才能在“折叠摇摆”的市场中捕获确定的增长机会。
下载链接:https://www.uqudao.com/downloadDetail/11543?sessionid=-298229647
